铭记初心 谱写奉献之歌--第38个教师节优秀教师代表事迹展播

发布时间:2022-09-13 作者:系统管理员 浏览次数:158

春华秋实,滋兰树慧又一年;教书育人,桃李芳菲再一春。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院组织召开表彰大会,对师德师风标兵、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教坛新秀,2022年光荣退休教师及特殊贡献教师进行了表彰,其中郭润华、范丹丹、李国峰同志作为代表进行了发言。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下面来一起看看他们的先进事迹吧!

图片

郭润华,园林园艺系返聘专家。年已六旬的她,退休不退岗,继续为学院做着贡献,兢兢业业地工作在关心下一代、科学研究的岗位上。
人生易老天难老,甲子一轮转瞬消。今年郭润华教授已60周岁,回顾过去,从1983年9月分配工作至今,弹指一挥间,已经历了近40个春秋,她将这40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3年9月,她被分配到第七师农科所从事棉花、小麦育种工作,跟着一批60年代大学毕业支援边疆的老技术员学到了一些科研的思维及方法;
第二阶段:1992年6月因工作需要到奎屯市园林处园林科研所工作,从事园林生产和科研工作,通过不断地实践,对园林生产和园林科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第三个阶段:2004年1月由于学院开办园林专业,又来到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从事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对于当时的她来说是一项全新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以前是会干即可,现在是既要能干又要会说、既要提升自身素质又要培养高技能人才。因此,一切又要从零开始,她主动要求参加了新疆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班补充园林系统知识,在学院也一边上课一边听课,学习专业教学方法。经过不懈地努力,她的科学研究水平、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了显著的进步,职务也从最基层的一线教师,到教研室主任,到系部主任,这一系列的工作的变迁,却从未改变她的初衷和决心,那就是做好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不可替代且愈加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教师们肩负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和“做人”多重任务,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郭润华教授获评全国第六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奖,被纳入自治州“伊犁英才”专家工作室,授予“优秀专家工作室”称号。“天山祥云”和“天山霞光”抗寒月季新品种,分获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铜奖。在学院领导、教师同仁的大力支持鼓励之下,郭润华教授在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傲人成绩,得到了多项荣誉和认可。

40年的职业生涯,20年的教师工作历程,她见证了学院发展过程中经历的艰辛,参与了学院一次次的进步和成长,分享着各项成果带来的喜悦。2022年,虽然她已到退休年龄,但根据学院需要义无反顾地继续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参加学院优质校建设和职业教育高地建设,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片

范丹丹,园林与旅游管理学院教师,一直以来她对教育事业怀着朴素而真挚的感情,有着坚定的职业信念,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并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好评,领导的肯定和同事们的赞许,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被评为师德师风标兵。
五个春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间教室,循环往复。教书育人,用心灵烛照心灵,以梦想成就梦想,坚守圣坛的烛光,无怨无悔。她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始终把“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铭记于心,凭着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崇高的敬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用心去做好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用全部的爱呵护着一颗颗追求真理的心灵。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她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深知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拥有亲和的师生关系,尤其对于新生来说,情感往往占主导,因此她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微笑、保持活力、增强亲和力,使同学更喜欢她的课程,更容易掌握知识。
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五年以来她争做一名乐观豁达、正直热心的青年先锋。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后,她便开始钻研如何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从听课入手,反复推敲、认真反思,在无数次摸索后逐步建立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新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实践运用能力,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2022年,跟随旅游管理教研室团队,参加了学院举办的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荣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不忘“立德树人”之初心,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之使命。她深知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学院优质校建设的一部分,在偶尔繁重、琐碎的日常工作中,依然保持初心、精心备课,用心培养教育学生,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征途中更加顺利,努力为学院优质校建设做着应有的贡献。她说:我们恰逢盛世,责任在肩,更应练好内功、坚定信念、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把全部心血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谱写新乐章、绽放新芳华。


图片

李国峰,石油与化学工程系课程中心主任,201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预备党员。从教以来,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工作精益求精、为人诚实正直。在师德师风的建设上创先争优,在业务水平的提升上创先争优,在学生的管理上创先争优,赢得了领导、同事的信任和家长、学生的好评,在2022年教师节来临之际荣获学院“教学名师”的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勇担时代重任。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育人则是一名教师承载的终身使命。唯求实方能创新,唯立德方能树人。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深感责任重大,深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重要性。在常规教学中,他始终抱着勤勤恳恳、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自己所承担的教学工作,每学期一开始,他总要认真制定好教学计划,并结合上学期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探索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来他始终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努力担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勇于创新,突出教研抓教改。感恩铭记于心,责任重于泰山。他从教以来始终与同事们齐心协力,面对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探索“岗课赛证”融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是以岗位能力需求为起点,重构专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二是以专业课程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进“三教”改革;三是以大赛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四是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落脚点,构建育训并举的人才培养机制。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教育人,以忘我拼博的精神激励人,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带动人,堪称育人的典范,师德的楷模,教学的“博”才。
新的学期,他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克难攻坚的奋斗姿态,始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学院的优质校工作和区域职业教育高地建设,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