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温度的教师,应该就是学生心底的那一抹冬日暖阳。温暖和煦,于不经意间点燃学生心底的希望和光。而这温暖既不像夏日的疾风骤雨,也不像秋日的炎炎炙烤,它更像是春风拂面的包容,抑或是寒冬暖阳的鼓舞。
胡晓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马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年进入学院工作,作为在一线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6年的青年教师来说,6年来在党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分别在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荣获自治区青年教师教学展示比赛二等奖、三等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素养,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在找准职业政治站位,锤炼自身理想信念和守牢教学政治纪律上下功夫。胡晓晴深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当今职业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前期积累和学院的培养,2022年她所参加的团队在自治区教学能力比赛中荣获公共基础课程组一等奖的佳绩,现已入围国赛。在注重专业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她也能够积极走近学生,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期间用自己的学识、人品、工作态度、教学方法等因素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获得了学生和领导的一致认可,被评为学院2021年优秀班主任。2021年获得伊犁州和学院骨干教师称号,现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已然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严格自律,以深厚的家国情怀感染学生,以执着的传道情怀引导学生,以博大的仁爱情怀温暖学生,坚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学能力。胡晓晴也始终以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她始终希望自己是学生触手可及的那束光,明亮、温暖,一直悬挂在学生前行的路上,不离不弃,坚守如一。不管遭遇什么,也不管环境如何变化,都坚持为学生守住心底的希望,唤醒他们,呵护他们,引领他们,直到他们自己成为勇敢坚强的摆渡人。
胡晓晴说道:“人生不能复制,力量可以传承。把身边感人踏实、苦干实干的共产党人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是能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在理论武装、实践锻炼、师德建设、能力提高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以实际行动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